种植黄瓜遇到霜霉病该如何处理?有没有什么办法防治?
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的重要病害,会导致严重的损失,下面为大家介绍种植黄瓜遇到霜霉病该如何处理?有没有什么办法防治?
黄瓜遇到霜霉病该如何处理 防治黄瓜霜霉病应该通过以下手段:1.药剂防治:在黄瓜霜霉病发病初期,用50%烯酰吗啉262~300g/hm2,对水750kg,喷药间隔期为7d,共喷3次,防效达84.14%~85.19%,当嘧菌或者用52.5%的恶酮·霜脲氰水分散粒剂250g/hm2,66.8%丙森·缬霉威可湿性粉剂1200g/hm2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80%以上;72%锰锌·霜脲可湿性粉剂对黄瓜霜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,在发病初期每隔7d喷药1次,连续喷药2次,用量2~2.5kg/hm2,可有效控制霜霉病的危害,持效期可达14d以上。2.农业防治:选用抗病品种,因地制宜,大面积推广使用抗病品种,降低发病率。及时清洁田园,清除田间残株、杂草,及时摘除病叶,发现零星病株应立即拔除,除去病菌寄主,斩断一切传染源,减少病原基数。 一、黄瓜霜霉病的症状特征
黄瓜霜霉病主要发生在叶片,主要危害叶片,但也会危害植株上的茎蔓、花梗、卷须。发病初期,会先在叶片背面形成一些浸润状的多角形病斑,随着病情的发展,叶背上的病斑会慢慢长出较短且灰白色的绒毛物,病情严重时会形成一层灰色的霉层,在病情后期,叶片的病斑会扩大成紫褐色的多角斑,病斑会合成片,病斑对应的正面叶片会发黄退绿,最终使整叶片发黄干枯、整株叶片全部枯死。通常来说,患病叶片不会脱落,植株中下部叶片多为大病斑呈多角形,上部植株叶片多为淡黄色隆起的不规则病斑。
所以在观察黄瓜叶片是否发生霜霉病时,要重点检查叶片背面,并注意与细菌性角斑病区分(细菌性角斑病,病斑更小,病部不会长霉层但会发生菌脓,后期病斑有干枯、穿孔现象)。
二、黄瓜霜霉病的发病规律
黄瓜霜霉病病菌,主要以气流、雨水等为媒介传播,主要通过叶片气孔侵染叶片发病。该病的发生与温度和湿度环境紧密相关,温度在16-24度、湿度在85%以上的环境下发病率较高,20-24度的温度和85%以上的湿度容易爆发流行,在10度以下或30度以上、湿度小于70%则不容易发病。
病菌一般冬季在保护地中越冬,春季回暖开始传播,夏季通过空气、雨水或人类活动蔓延,它多按照温室大棚→春季露地→秋季露地→温室大棚的顺序传播病害。其中春秋发病率高且难防治。
黄瓜霜霉病在幼苗和成株都会发病:①幼苗期多发生在子叶上,染病叶片正面黄花退绿、背面长黑灰色霉层,有不规则枯黄斑;②成株期多发生在花果期,染病叶片先出现水渍状、淡绿色病斑,再发展成多角形病斑,病叶会先由退绿、再黄化,最后发展成淡褐色焦枯死亡。
三、黄瓜霜霉病的主要诱发原因
1、品种原因:早熟品种、晚熟品种、抗病差品种,发病率较高、发病严重;
2、种植地原因:连茬种植地块、种植密度大地块、低洼积水地块、浇水过多地块、通风透光不良地块、植株长势偏弱的地块,发病率较高、发病重;
3、温度湿度原因:降雨多的年份、多雨潮湿的气候、通风不畅的棚室、昼温夜凉的天气、高温高湿的环境,都容易导致霜霉病的发生。
此外,黄瓜霜霉病的发病还与育苗时间密切相关,以秋冬茬黄瓜来说,8-9月份育苗地块发病重,而10月育苗地块发病较轻。
黄瓜遇到霜霉病防治措施
1、优选品种:不同黄瓜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差异非常大,选种时要选择抗病性强、成熟期合理的新型品种,另外钝角斑类、小斑类、少斑类、瘤状物少类品种,在抗霜霉病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性。
2、科学种植:种植地要选择地势较高、土壤肥沃、排灌方便、透水性强的地块,种植过程中要注意进行轮茬换作,并注意根据地力和品种合理高畦稀植,适当放宽行株距。育苗时最好能推迟育苗期,避开病菌传播高峰期,并选用无病害壮苗移植。在收货后,要及时把地中的残枝败叶、病枝病叶清理出园深埋或焚烧处理,减少病菌传播源。
3、加强田间管理:
①在施肥上,要施足基肥,增施有机肥、多施磷钾肥、控制氮肥,最好能测土配方施肥,并在花果期注意适时喷施叶面肥(如0.3%磷酸二氢钾、0.5%尿素溶液等),以培育壮苗壮棵,提高抗病性。
②在浇水上,黄瓜根系浅、吸收能力弱,浇水应当薄水勤浇、少量多次,保持土壤湿润,尤其在盛瓜期需水量大时浇水,可以在晴天上午浇水后闭棚,使棚温升到30度并保持1小时,然后进行通风排湿,避免大水漫灌,以防治黄瓜因湿度过大、叶片结露而染病。
③在中后期,应当根据需要及时摘除植株上的老叶、黄叶、病叶,为黄瓜生长、果实发育创造优良的通风透光环境,降低田间的湿度。
④在棚室内增加二氧化碳气肥,能够有效的提高黄瓜植株抗病性能,防治病害的发生。
4、控好温湿度:对于棚室来说,在1-2月气温较低时,应当采取地面覆膜、拉天帘、棚顶覆盖等方式增加棚温。一般棚室温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5-30度、下午温度控制在20-25度、夜间温度控制在10-20度,湿度保持在60-70%左右。当夜间棚外均温达到12度以上时,可以整夜放风,以更好的做到温度、湿度双控制。
5、高温闷棚:在晴天中午时密闭棚室,使植株上部生长点温度快速升高到44-48度,并保持2个小时,随后逐步缓慢通风降温,病情严重地块每隔7-10天进行1次,连续进行2-3次,基本能够灭杀死棚内绝大部分的霜霉病菌。
6、熏棚防治:在持续阴雨天气到来前或者出现病株后,可以用0.5-1公斤的百菌清等烟熏药剂均放在棚内多处,点燃闷棚一整夜,第二天早上通风,隔5-7天后可再进行一次,病情严重可重复进行3-4次。
7、药物防治:可以在定植后喷药1次,花初期喷药1次,发病初期早用药,在田间发病率达到5%时就应当全面喷药防治,每隔7-10天左右喷药1次,连喷2-3次,但当月不可超过4次。常用药物:代森锰锌、百菌清、甲霜灵锰锌、恶霜灵、嘧菌酯、乙磷铝等,最好交替用药,减少病菌抗药性。对于零星发病的植株,应当及时清理病株出园,并用熟石灰粉或者石灰水进行消毒杀菌处理。
免责声明: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