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节又称踏青节、行清节、三月节、祭祖节,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,既是自然节气点,也是传统节日,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。
1
清明三候
清明一候,桐始华。
“桐花细雨湿征衣,处处人间上冢归”。 此时桐树开始开花,万物皆苏醒。
清明二候,田鼠化为鹌。
清明时节春日暖,阳气渐盛。喜阴的田鼠慢慢归洞,开始慢慢换成鹌鹑在地面活动。
清明三候,虹始见。
清明万物长,清洁而明净。红杏开时,一霎清明雨。雨过天晴后,天上开始出现彩虹。
2
清明习俗
扫墓祭祖
人们在清明节前后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:铲除杂草,放上供品,于坟前上香祷祝,燃纸钱金锭,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,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。
放风筝
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,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,便剪断牵线,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,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,给自己带来好运。
踏青
踏青又叫春游。古时叫探春、寻春等。四月清明,春回大地,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,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。
所谓的岁月静好,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,先烈已去,精神永存,梦想与春天同行,思念与希望同在。
怀着希望,拥抱暖意,不负春光,不负梦想,重装2.0超甲级安防系统,家国清明,共同守护。